头花银背藤
Argyreia capitiformi ( s Poir.) Ooststr.
Fl. Malesiana,ser. 1, 6 (6): 941. 1972.
≡Convolvulus capitiformis Poir. ≡Argyreia capitata ( Vahl) Arn. ex Choisy ≡Convolvulus capitiformis Poir. Encycl. Suppl. 3:469. 1814.≡Argyreia capitata ( Vahl) Arn. ex Choisy Mém. Soc. Phys. Genève 6:423. 1833; 海南植物志 3:494. 1974; 广东植物志 4:342. 2000.
木质藤本,长10-15m。茎被褐色或黄色开展的长硬毛。叶柄长3-16cm,与叶片的两面均密被黄色开展的长硬毛;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,稀长圆状披针形,长8-15cm,宽4-13cm,基部心形,边缘全缘,先端急尖或渐尖,侧脉每边13-16条。聚伞花序密集成球形;花序梗粗壮,长6-15(-30)cm,与苞片和萼片的外面均被褐色或黄色开展的长硬毛;苞片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1.5-2.5cm,宽约1cm,宿存;花梗短或不明显;萼片不等大,披针形、长圆形或长卵形,外轮萼片长1.5-1.7cm,内轮萼片长1-1.2cm,先端渐尖;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,漏斗状,长4.5-5.5cm,外面被长硬毛,内面基部在花丝着生处之间被长柔毛,花冠筒基部直径5-6mm,向上扩大,喉部直径1.4-1.5cm,檐部直径3-3.5cm,边缘近全缘或5浅裂;雄蕊及花柱均不伸出花冠筒部之外,花丝长约1.5cm,基部扩大,被腺毛,花药长圆形,长约3.5mm;子房2室,无毛,花柱长约3cm,基部有关节,柱头2裂,裂片头状。浆果球形,橙红色,直径约8mm,无毛。种子4或较少,卵状三棱形,长约7mm。花期:9-12月。果期:11月至次年2月。
产地:盐田(邢福武等11526,IBSC)、沙头角、内伶仃岛。生于山地沟谷林中。
分布: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和云南。印度、缅甸、泰国、老挝、柬埔寨、越南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。
用途:嫩枝和叶供药用,外敷用于生肌止痛及伤口愈合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3卷 202页
图 208 头花银背藤 Argyreia capitiformi
2071
图 208 头花银背藤 Argyreia capitiformi
1. 分枝的上段、叶和花序;2. 叶;3. 花冠展开,并示雄蕊和雌蕊;4. 花丝基部放大,示其上的腺毛;5. 浆果及宿存花萼。(李志民绘)
1. 分枝的上段、叶和花序;2. 叶;3. 花冠展开,并示雄蕊和雌蕊;4. 花丝基部放大,示其上的腺毛;5. 浆果及宿存花萼。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